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ENGLISH

通知公告

《联合国研究》征稿启事

点击数:2893发布时间:2013-10-14 12:37:45 

征稿启事


《联合国研究》是由上海联合国研究会和复旦大学联合国中心共同主办的联合国研究专业性学术书刊,宗旨是致力于推进对联合国的综合研究。

《联合国研究》倡导理论流派和研究方法的多样性,面向全球学者征稿,投稿使用中英文均可。征稿对象包括:从事联合国研究的学者、联合国等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人员、政府部门中从事与联合国工作相关的人员、各种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等。《联合国研究》注重学术研究与政策研究的结合。

《联合国研究》设有专稿联合国与国际安全联合国与全球治理联合国研究联合国资料青年论坛会议综述等栏目。

欢迎有志于联合国研究的学者和朋友们的来稿,不胜谢意。

投稿者务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来稿请提供电子版或打印稿。严格遵守学术规范,引用的文献、观点和主要事实要注明来源。网上资料的引用应做到可核查。具体注释体例请参见《联合国研究》注释体例

二、学术论文每篇字数一般为12万字;书评及学术会议综述一般在4000字以内。

三、来稿请提供中英文的题名、作者姓名、工作单位、内容提要(250300字)、关键词(35个)。同时请提供作者简介、详细通信地址、邮编、电话号码、电子邮件地址,以便联系。

四、请勿一稿多投。来稿一经刊用即付稿酬,并赠送当期本刊两册。

五、本刊对采用的稿件有修改权,不同意修改者,请在来稿中申明。

来稿请寄:上海市徐汇区吴兴路45号,上海联合国研究会《联合国研究》收

邮政编码:200030

联系电话:021-6417 2307

传真:021-6417 2387

电子信箱:secretariat@sunra.org.cn



《联合国研究》注释体例


一、一般中文著作注释要求

(一)首次引用

引用的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一般中文著作的标注次序是:著者姓名(多名著者间用顿号隔开,编者姓名应附字)、文献名、卷册序号、出版地、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

1.专著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年版,第36页。

阎学通等:《中国崛起:国际环境评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68页。(作者三人以上,可略写为XX(第一作者)等;出版社名称已包含地名,不必重复注出。)

2.编著

倪世雄主编:《冲突与合作:现代西方国际关系理论评介》,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

威廉·沃尔福思:《单极世界中的美国战略》,载于约翰·伊肯伯尔主编:《美国无敌:均势的未来》(韩召颖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99-117页。

《什特科夫关于金日成提出向南方发动进攻问题致维辛斯基电》(1950119日),沈志华主编:《朝鲜战争:俄国档案馆的解密文件》第1卷,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史料丛刊(48),第305页。

3.译著

孔飞力:《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版,第207页。(译者姓名在著作名后,并用括号括起。)

4.期刊杂志(期刊指月刊、双月刊、季刊、年刊等,杂志指周刊或半月刊)

吴承明:《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第98页。

李济:《创办史语所与支持安阳考古工作的贡献》,《传记文学》(台北)第28卷第1期,19761月。

阎学通:《中国面临的国际安全环境》,《世界知识》2000年第3期,第9页。

5.报纸

符福渊、周德武:《安理会通过科索沃问题决议》,《人民日报》1999611日,第1版(此例适合署名文章)。

《朝韩首脑会晤程序大多达成协议》,《中国青年报》2000512日,第6版。(此例适合不署名文章或报道。)

6.通讯社消息

《和平、繁荣与民主》,美新署华盛顿1994224日英文电。(写明电文题目、通讯社名称、发电地、发电日期和发电文种。)

7.政府出版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研究室:《中国外交:1998年版》,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19986月,第768页。

《关于国际形势的讲话提纲》(195912月),《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卷(1959年),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版,第599-603页。

8.会议论文

任东来:《对国际体制和国际制度的理解和翻译》,提交给全球化与亚太区域化国际研讨会的论文,天津,南开大学,200065日至16日,第2页。

9.学位论文

孙学峰:《中国国际关系理论研究方法20年:1979-1999》,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硕士论文,20001月,第39页。

10.未刊手稿、函电等

标明作者、文献标题、文献性质、收藏地点和收藏者,收藏编号。

蒋介石日记,毛思诚分类摘抄本,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藏。

陈云致王明信,1937516日,缩微胶卷,莫斯科俄罗斯当代文献保管与研究中心藏,495/74/290

(二)再次引用

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资料时,只需注出作者姓名、著作名(副标题可省略)和资料所在页码;如在同一页且紧接同一资料来源的上一注释,可以用同上(论文)或同上书(著作)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第13页。

同上书,第45页。

(三)转引

将原始资料出处按上述要求注出,用句号结束。用转引自表明转引,再把载有转引资料的资料出处注出来。

胡乔木:《胡乔木回忆毛泽东》,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88-89页。转引自杨玉圣:《中国人的美国观:一个历史的考察》,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183页。



二、英文注释要求


(一)首次引用

同中文一般著作注释一样,引用英文资料第一次出现在注释中时,需将资料所在文献的作者姓名、文献名、出版地、出版时间及资料所在页码一并注出。

1.专著

Kenneth N. Waltz, Theory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New York: McGraw-Hill Publishing Company, 1979), p.

81. (作者姓名按通常顺序排列,即名在前,姓在后;姓名后用逗号与书名隔开;书名使用斜体字,手稿中用下划线标出;括号内,冒号前为出版地,后面是出版者和出版时间,如果出版城市不是主要城市,要用邮政中使用的两个字母简称标明出版地所在地,例如CA;单页用p. 表示。)

Hans J. Morgenthau,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Inc., 1985), 6th ed., pp. 389-392. (主标题与副标题之间用冒号相隔;多页用pp. 表示,意思是pages。)

Robert Keohane and Joseph Nye,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World Politics in Transition (Boston, MA: Little Brown Company, 1977), pp. 45-46. (作者为两人,作者姓名之间用and 连接;如果为两人以上,写出第一作者,后面加et al.,意思是and others。)

Ole R. Holsti, “The ‘Operational Code’ as 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belief systems,” final report to the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1977, grant No. SCO 75-14368.

2.编著

David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 p. 106.

Klause Knorr and James N. Rosenau, eds., Contending Approaches to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69), pp. 225227. (如编者为多人,须将ed. 写成eds.。)

3.译著

Homer, The Odyssey, trans. Robert Fagles (New York: Viking, 1996), p. 22.

4.文集中的文章

Robert Levaold, “Soviet Learning in the 1980s,” in George W. Breslauer and Philip E. Tetlock, eds. Learning in US and Soviet Foreign Policy (Boulder, CO: Westview Press, 1991), p. 27. (文章名用双引号引上,不用斜体。)

5.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Stephen Van Evera, “Primed for Peace: Europe after the Cold War,”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15, No. 3, 1990/1991. (期刊名用斜体,15表示卷号。)

Ivan T. Boskov, “Russian Foreign Policy Motivations,” MEMO, No. 4, 1993, p. 27. (此例适用于没有卷号的期刊。)

Nayan Chanda, “Fear of Dragon,” Far Eastern Economics Review, April 13, 1995, pp. 24-28.

6.报纸

Clayton Jones, “Japanese Link Increased Acid Rain to Distant Coal Plants in China,” 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 November 6, 1992, p. 4. (报纸名用斜体;此处p. 4指第4版。)

Rick Atkinson and Gary Lee, “Soviet Army Coming apart at the Seams,” Washington Post, November 18, 1990, pp. A1, A2829.

7.通讯社消息

“Beijing Media Urge to Keep Taiwan by Force,” Xinhua, July 19, 1995.

8.政府出版物

Central Intelligence Agency, Directorate of Intelligence, Handbook of Economic Statistics, 1988 (Washington, D. 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8), p. 74.

“Memorandum from the President’s Special Assistant (Rostow) to President Johnson,” November 30, 1966,

FRUS, 1964-68, Vol. II, Vietnam 1966, document No. 319.

9.国际组织出版物

报告:United Nation Register of Conventional Arms, Report of the Secretary General, UN General Assembly Document A/48/344, October 11, 1993. (文件的注释应包括三项内容:报告题目、文件编号(包括发布机构)、发布日期;题目用斜体。)

决议:UN Security Council Resolution 687, April 3, 1991. (决议的注释应当包括两项内容:发布机构和决议号、生效日期。)

10.会议论文

Albina Tretyakava, “Fuel and Energy in the CIS,” paper delivered to Ecology ’90 conference, sponsored by the America Enterprise Institute for Public Policy Research, Airlie House, Virginia, April 19-22, 1990.

11.学位论文

Steven Flank, Reconstructing Rockets: The Politics of Developing Military Technologies in Brazil, Indian and Israel, Ph.D. dissertation, MIT, 1993.

12.互联网资料

Astrid Forland, "Norway's Nuclear Odyssey," The Nonproliferation Review, Vol. 4 (Winter 1997), http://cns.miis.edu/npr/forland.htm. (对于只在网上发布的资料,如果可能的话,也要把作者和题目注出来,并注明发布的日期或最后修改的日期。提供的网址要完整,而且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稳定;内容经常变化的网址,比如报纸的网络版,就不必注明了。)

(二)再次引用

再次引用同一资料来源的英文资料时,如注释紧挨着,可以用Ibid.代替作者姓名、著作名。

如果有间隔,可以只注出作者姓、著作简短题目和资料所在页码。

Waltz,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p. 81. (此例适用于著作。)

Nye, “Nuclear Learning,” p. 4. (此例适用于编著中的章节和期刊杂志中的文章。)

Jones, “Japanese Link,” p. 4. (此例适用于报纸署名或未署名文章。)

决议只需提供文件号。

(三)转引

F. G. Bailey ed., Gifts and Poisons: The Politics of Reputation (Oxford: Basil Blackwell, 1971), p. 4, quote from Paul Ian Midford, Making the Best of A Bad Reputation: Japanese and Russian Grand Strategies in East Asia, Dissertation, UMI, No. 9998195, 2001, p. 14.